微生态调控与绿色栽培

  • 木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西瓜枯萎病菌、促进幼苗生长的菌株筛选与评价

    张飞龙;褚睿;沈婷婷;杨睿祺;熊依玲;马福平;张雪艳;

    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常导致西瓜产量损失严重,为获得高效拮抗西瓜枯萎病的木霉菌并明确其促生效果,通过涂布法筛选可以显著抑制西瓜尖孢镰刀菌的木霉菌株,测试菌株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及对植株促生特性的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株木霉菌株可以显著抑制西瓜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并且均能显著抑制多种土传病原菌生长;10株木霉菌株均具有固氮、产生铁载体、蛋白酶的能力,均可以促进西瓜幼苗株高、茎直径、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质量和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和鲜质量的增加。此外,在盆栽试验中10株木霉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为33.33%~71.67%,抗病促生效果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排名高低依次为XHMG-3、HXQ-13、LC-8、BYNK-12、CM2-1、LPS-12、AWH-36、QFS-3、HYM-9、XQ-1。因此,试验筛选得到的10株木霉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潜力。

    2025年03期 v.46;No.16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哈茨木霉菌对多年连作甜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养分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赵文浩;吴兴彪;董恩希;迟骋;谢依涵;李春霞;靳亚忠;

    为探明哈茨木霉菌对8年连作土壤栽培甜瓜连作障碍的影响,利用桶栽方式,以未使用哈茨木霉菌为对照(CK),研究哈茨木霉菌对8年连作土壤栽培甜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养分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哈茨木霉菌DQ002的使用显著提高了薄皮甜瓜根际土壤蔗糖酶、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调节了不同时期脲酶的活性变化,促进了根际土壤pH和电导率的升高。此外,哈茨木霉菌处理降低了根际土壤养分铵态氮、速效磷的质量比,提高了硝态氮的质量比,并降低了枯萎病的发生率。可见,哈茨木霉菌通过调节薄皮甜瓜根际土壤pH、EC以及土壤酶的活性,影响薄皮甜瓜对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吸收,降低枯萎病的发病率,从而缓解8年连作土壤连作障碍对薄皮甜瓜的伤害。

    2025年03期 v.46;No.169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治效果

    马倩倩;祁瑞雪;沈婷婷;杨睿祺;熊依玲;马福平;张雪艳;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导致西瓜产量损失严重,为获得高效拮抗西瓜枯萎病的假单胞菌并明确其促生效果,测试菌株对多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并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及植株促生特性评价。试验筛选出525株菌株,其中可以显著抑制西瓜尖孢镰刀菌生长的3株生防菌株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P2-1、P3-1、P3-4,3株生防菌株均可以显著抑制多种土传病原菌的生长。3株生防菌株均具有固氮、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能产生铁载体,具有蛋白酶和脂肪酶的酶活活性,均可以促进西瓜幼苗株高、茎直径、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的增长。此外,在盆栽试验中3株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为62.29%~63.93%,3株菌株的抗病促生效果经隶属函数分析排名高低依次为P3-4、P3-1、P2-1。P3-4可作为防控西瓜枯萎病、促进西瓜幼苗生长的有潜力的生物防治资源,用于西瓜可持续高效生产,进一步为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2025年03期 v.46;No.169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不同栽培模式对兰州百合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王健铭;马莹;卜虎柏;曹云娥;张萍;靳磊;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兰州百合农艺性状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从而为兰州百合优质栽培模式的筛选提供参考,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为材料,设置4种栽培方式:T1(白车轴草+蚯蚓粪)、T2(白车轴草+沙土)、T3(蚯蚓粪)、T4(沙土),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下兰州百合植株的农艺性状及其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基于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处理兰州百合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兰州百合农艺性状差异显著,其中蚯蚓粪伴生白车轴草种植模式更有利于百合的生长,百合的茎直径、株高,叶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栽培模式也会显著改变百合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其中处理T1的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以及pH和电导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T2处理下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T2处理的土壤群落丰富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菌和真菌的土壤样品中处理T1、T2、T3、T4距离较远,说明不同处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栽培模式对兰州百合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的影响较大,处理T1增加了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却减少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兰州百合的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理化因子有关,其中株高与土壤全氮质量比、有机质质量比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在4个处理中选取门水平相对丰度排在前30位的细菌和真菌,分析微生物相对丰度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从细菌中筛选出与土壤全磷质量比、pH、有机质质量比、电导率、全氮质量比显著相关的微生物18个菌门,从真菌筛选出显著相关的微生物7个菌门。因此,白车轴草+蚯蚓粪的栽培模式可以促进兰州百合的生长,提高其根际土壤肥力,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群落的形成,是兰州百合优质栽培的理想模式。

    2025年03期 v.46;No.169 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枯草芽孢杆菌对兰州百合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宋修泰;陈雨欣;勉鹏飞;张萍;党昕;靳磊;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对兰州百合干旱胁迫下生长发育及生理活性的影响,以兰州百合为试验材料,采用0、5%(轻度)、10%(中度)、20%(重度)4个浓度梯度的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使用灌根的方法分组依次施加浓度为0、2×10~8、4×10~8、8×10~8 cfu/g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共计16个处理,通过观测不同时期(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兰州百合生长发育特征,并测定其生理活性指标,筛选缓解干旱胁迫的最佳处理。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兰州百合的株高、茎直径、基生根数、横纵径、叶片数、鳞茎周径等农艺性状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在5%PEG溶液和10%PEG溶液处理环境下分别施加2×10~8和4×10~8 cfu/g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效果显著(P<0.05)。在开花期,兰州百合在T9处理下的植株最高,为33.03 cm,茎直径的最大值为T2下的5.47 mm,分别较对照高120.13%、10.06%;T10的叶片数最多(171),叶绿素质量比最高(25.53 mg/g),分别是T7的3.80倍和2.50倍;基生根数最大出现在T9处理下,比CK高14.99%。干旱胁迫环境下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可有效提升兰州百合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在现蕾期CAT活性随着菌剂浓度的提高先升后降,于T8处理下达最大值(25.97 U/g);SOD活性于T9下达最大值(1 120.10 U/g),为CK的3.32倍;POD活性随着枯草芽孢杆菌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最大可达52.27 U/g。经隶属函数分析,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表现出的缓解作用明显,且以2×10~8 cfu/g浓度的效果最佳。

    2025年03期 v.46;No.169 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不同配方肥配施蚯蚓发酵液体肥对设施连作土壤及番茄风味物质的效应

    兰正芳;王继涛;冯云星;虎志瑞;马兰;石磊;李增;曹云娥;

    为探究不同配方肥配施蚯蚓发酵液体肥对连作土壤养分、番茄品质的影响,以粉宴1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将农户常规施肥模式(CK)、园试1/2配方(T1)、目标产量配方(T2)3种不同营养液配方分别与蚯蚓发酵液体肥(E)配施,在番茄盛果期采集土壤样品、植株样品及果实样品,测定土壤化学性质、植株养分、果实品质及其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园试1/2配方(T1)、目标产量配方(T2)、园试1/2配方+蚯蚓发酵液体肥(T1+E)、目标产量配方+蚯蚓发酵液体肥(T2+E)均显著增加了土壤养分、番茄果实品质,同时改善了番茄风味物质。其中,相较于农户常规施肥模式(CK),园试1/2配方+蚯蚓发酵液体肥(T1+E)的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的质量比,磷酸酶、脲酶的活性,维生素C质量比,葡萄糖、蔗糖质量浓度分别提升了17.52%、77.40%、11.76%、100%、85.3%、30.04%、63.06%、180.82%、46.42%、37.13%、47.03%、34.91%。通过对不同处理的番茄品质指标进行熵权Topsis评价法分析,得出壬醛、正戊醇可以作为品质的评价因子,T1+E、T2+E的品质指标相对最佳。通过隶属函数分析,T1+E处理对于土壤养分与番茄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对于番茄风味物质的影响最显著。

    2025年03期 v.46;No.169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椰糠复合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宝娣;朱红艳;焦田甜;黄安平;安明远;尹翠;曹云娥;

    为筛选一种价格低廉、环保的设施番茄无土栽培椰糠基质配方,以粉得利品种番茄为材料,设置5种不同的椰糠、蚯蚓粪、活性炭、生物炭、纳米碳组合处理,以常规基质泥炭+蛭石(V_(泥炭)∶V_(蛭石)=2∶1)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组分配比基质的速效养分含量及其对设施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椰糠+15%蚯蚓粪+15%纳米碳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为148.62 t/hm~2,泥炭+蛭石处理的产量次之,为134.69 t/hm~2,椰糠基质的产量最低,为103.81 t/hm~2;椰糠+15%蚯蚓粪+15%纳米碳处理的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77%、9.76%,仅次于泥炭+蛭石处理。因此,在设施番茄无土栽培生产中,推荐采用椰糠+15%蚯蚓粪+15%纳米碳的复合基质配方作为泥炭+蛭石基质的环保替代方案。

    2025年03期 v.46;No.169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水肥草调控对玉露香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解艳玲;尹志荣;马文礼;陈萍;谢静波;

    以4年生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研究有机肥替代氮肥、滴灌量、行间生草、锌肥不同组合模式对玉露香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和单株结果数最优的组合为百脉根+灌水量180 m~3+有机肥替代10%氮肥+锌肥900 g·667~(-1)m~(-2)。通过对玉露香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果实硬度对果实品质的方差贡献率最大,分别为36.05%、19.53%和17.3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93%。不同滴灌量、有机肥替代氮肥、行间牧草种类、锌肥施用量拟合条件下,玉露香梨果实品质综合得分以T10的最高,为最优组合,即百脉根+滴灌量180 m~3+有机肥替代15%氮肥+锌肥900 g·667~(-1)m~(-2),适宜在银川郊区果园大力推广。

    2025年03期 v.46;No.169 63-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秸秆还田对作物功能性状的影响研究综述

    徐坤;李世忠;周婧蕾;马琨;罗玲玲;

    通过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直接效应及其对后茬作物根系发育与养分吸收、光合特性、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间接效应,秸秆还田对作物功能性状的影响,作物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得出对作物进行间作以增强作物生产系统的功能多样性。提出在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优化秸秆还田技术,应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还需建立多种作物功能性状的数据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

    2025年03期 v.46;No.169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有机污染物1,4-二氯苯的研究进展

    余灏;陈伟;刘佳;聂天琛;夏冰;张萌;

    1,4-二氯苯(P-DCB)是一种典型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挥发性和难降解性,可通过大气传输,在食物链中富集,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P-DCB曾被广泛运用于一些工业企业,是氯碱化工行业和生产染料、香料、医药和农药上的重要中间体,也有杀菌消毒除臭的作用,但因为其强挥发难降解的特性,导致PDCB容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农业生产活动中也会使用一定量的P-DCB,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到人体,从而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这使P-DCB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污染该如何处理并解决成为当下的一大课题。本文综述了P-DCB分析方法、合成、环境影响、农业活动、降解方面的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2025年03期 v.46;No.169 77-8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海原县不同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点人工比测及误差修正

    崔勇;王彦琪;张战胜;吴霞;王旭敏;王明国;

    为提高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点在宁夏海原县的适用性,采用人工比测法,将不同深度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与人工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并构建深度学习线性回归模型,以提高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精度。结果表明:当地0~20 cm自动墒情监测数据可信度较高,且曹洼乡脱烈村、关桥乡八斗村不同土层的监测数据更加准确,通过构建校正函数,对监测数据进行修正后,各监测站点不同土层的数据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小,从而为当地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校正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3期 v.46;No.169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纳米颗粒的应用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进展

    向薪安;强晓禾;童娟;代红军;

    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植物组织培养领域的应用潜力备受关注。综述不同类型纳米颗粒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重点阐述纳米颗粒作为新型消毒剂对外植体消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纳米颗粒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各阶段的影响效果,以及对生物活性物质产生与积累的影响。最后,总结纳米颗粒产生的积极效应与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纳米颗粒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6;No.169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宁夏冷凉蔬菜高效生产和特色瓜菜种质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正>宁夏冷凉蔬菜高效生产和特色瓜菜种质利用科技创新团队依托宁夏及西北特色园艺产业发展布局和区位优势,以宁夏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指引技术模式,形成冷凉蔬菜分子育种、耕地利用与智慧节水、干旱冷凉区设施结构与蔬菜高效生产等研究领域。团队针对冷凉蔬菜抗逆品种匮乏,建设了种质资源库,构建了种质资源精准表型与分子标记辅助相结合的高通量精准鉴定技术体系,同时基于抗逆基因分子标记加快抗逆新品种的选育。

    2025年03期 v.46;No.169 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葡萄酒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专栏征稿启事

    <正>葡萄酒的风土特质与品质奥秘,深藏于其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之中。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不仅是酒精发酵与苹果酸-乳酸发酵的驱动者,更是决定葡萄酒风格、香气复杂度、口感及稳定性的关键角色。为深入探讨葡萄酒微生物资源的巨大潜力,推动相关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交叉融合,《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特开设“葡萄酒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专栏,现面向国内外科研人员、院校师生及行业技术专家公开征稿,诚邀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稿,共同推动我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46;No.169 5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