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银亮;马银香;王新谱;
为研究不同枸杞品种感蚜部位的物理性状与蚜量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不同枸杞品种叶片蜡质层质量比、维管束埋深、角质层厚度等物理性状的差异,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不同枸杞品种的抗蚜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宁杞1号为高抗品种,宁杞5号和宁杞7号为抗性品种,宁杞10号为感蚜品种。其中,枸杞感蚜品种宁杞10号与抗蚜品种宁杞1号相比,叶片更大且厚,蜡质质量比更低,维管束埋深浅,角质层更薄。13个物理性状与蚜量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外果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维管束埋深、叶片角质层厚度与蚜量比值极显著负相关,果实蜡质质量比、果实角质层厚度、叶片蜡质质量比、叶片上表皮厚度与蚜量比值显著负相关,叶片厚度与蚜量比值之间显著正相关,嫩梢蜡质质量比、中果皮厚度、内果皮厚度、果实维管束埋深与蚜量比值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2025年02期 v.46;No.168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旭;张建英;杜伟;韩越;贾龙;
为了解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触角、复眼、足以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种类及外部形态,研究其功能,从而为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苹果蠹蛾成虫的触角、复眼、足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结构以及形态特征,并鉴定感受器的类型。在苹果蠹蛾的触角、复眼、足及外生殖器上共发现8种类型14种亚型的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idea:STⅠ、STⅡ、STⅢ)、刺形感受器(sensilla chaetica:SChⅠ、SChⅡ)、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I、SBⅡ)、鳞形感受器(sensilla squamiforma)、腔锥形感受器(sensilla coeloconic)、栓锥形感受器(sensilla styloconica)、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Ⅰ、BBⅡ)及耳形感受器(sensilla auricillica:SAⅠ、SAⅡ)。其中,触角感受器有8种,复眼1种,足3种,雄性外生殖器2种、雌性外生殖器3种。苹果蠹蛾身体各部位上感受器的种类存在显著差异,且外生殖器上的感受器存在性二型现象。
2025年02期 v.46;No.168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李雅洁;段心宁;曹常青;贾龙;
为了解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蔬菜作物上为害的情况以及作物受其为害后的生理变化,利用Image J软件分析受美洲斑潜蝇为害作物叶片上的虫道信息,梳理总结美洲斑潜蝇在茭瓜作物上的潜道特征;同时运用分光光度法对比黄瓜、番茄、茭瓜和菜豆健康叶片与受害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单宁酸体积分数、黄酮质量比、PA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植物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这4种蔬菜作物虫叶中叶绿素SPAD值、单宁酸体积分数、黄酮质量比以及PAL活性、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叶片。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蔬菜作物的防御机制,从而为筛选抗虫蔬菜品种和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提供依据。
2025年02期 v.46;No.168 67-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李雅洁;段心宁;曹常青;贾龙;
为了解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蔬菜作物上为害的情况以及作物受其为害后的生理变化,利用Image J软件分析受美洲斑潜蝇为害作物叶片上的虫道信息,梳理总结美洲斑潜蝇在茭瓜作物上的潜道特征;同时运用分光光度法对比黄瓜、番茄、茭瓜和菜豆健康叶片与受害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单宁酸体积分数、黄酮质量比、PA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植物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这4种蔬菜作物虫叶中叶绿素SPAD值、单宁酸体积分数、黄酮质量比以及PAL活性、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叶片。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蔬菜作物的防御机制,从而为筛选抗虫蔬菜品种和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提供依据。
2025年02期 v.46;No.168 67-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刘媛;李喜红;沈雯;马景;李健荣;梁晓宇;田蓉蓉;王彦琪;迟永伟;吴平;杨旭峰;
番茄白粉病是宁夏地区番茄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兼顾防效与安全性,在其化学防治过程中加入农药减量助剂,可以实现减少农药用量的目的。选择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肟菌·乙嘧酚悬浮剂、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3种化学农药和1种农药减量助剂(奇功),设5个药剂处理、1个清水对照,采用茎叶喷雾法施药。结果表明:30%肟菌·乙嘧酚悬浮剂720 mL/hm~~(2+)奇功(农药减量助剂)225 mL/hm~2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奇功(农药减量助剂)225 mL/hm~2的防效较高,第2次施药后7、14 d的防效均达到95%以上,且农药减量20%的处理较对照增产29%和29.3%。建议生产中防治番茄白粉病时应用上述2种处理,并交替使用,以实现达到防病和农药减量的效果。
2025年02期 v.46;No.16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